靖江在京召开产创融合发展恳谈会
4月16日下午,我市在北京召开产创融合发展恳谈会,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,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,积极对接央企国企、大院大所等核心资源,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,助力“大抓经济、大抓产业、大抓项目”取得新突破。靖江市委副书记、市长申强出席并致辞。市领导何卫东、沈南松、张劲松、尹志华、于政出席。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有关专家以及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、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、中国船舶集团物资有限公司、中国铁建电气化局、中国有研科技集团、中国人寿保险、中国中小企业协会、北京海开控股、京东集团、北京联东投资、北京华大九天科技等80余家央企国企、科研院所、行业协会、大型民企相关负责人应邀参加会议。
申强代表市委、市政府向出席会议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与感谢,并作靖江投资环境推介。申强指出,从数字指标上看,发展质态向好。靖江是扬子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,近年来,发挥通江达海、承南启北优势,高扬“东线第一帆”,地区生产总值、工业开票等指标保持较快增长,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,经济发展呈现“风景这边独好”态势。从产业布局上看,产业集群优势突出。船舶、汽车零部件、机械装备、金属材料等4大主导产业加快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、向价值链高端迈进,大健康、新能源等5大新兴产业以及合成生物、半导体等6大未来产业正在加快布局,产业集群竞争力成为吸引项目落地的重要因素。从港航贸、港产城链条看,特色枢纽城市生长成型。靖江港既是“一带一路”的江海节点,更是“跨江融合”的南北枢纽,先后建成68个万吨级泊位,集聚了一批央企、省市属国企、优质民企,10万吨级开普型船舶实现常态化靠泊。靖江正紧扣“综合交通枢纽城市”的目标定位,着力打造东西双向开放、陆海内外联动的重要节点。从文化基因上看,“靖善靖美”特质鲜明。靖江流淌着浓厚的创业基因、制造基因、产业基因、港口基因,人才荟萃、博采众长,创造了很多行业第一、全国唯一,打造了“中国汤包之乡”“中国四季美食名城”等金字招牌,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。
申强强调,当前,靖江正处在长三角一体化、长江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交汇点上,无论是布局长三角,还是出海跨境,无论是龙头战略调整,还是初创团队推进产品产线落地,在靖江都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。靖江将更大力度接轨大院大所、院士专家科创资源,构建“北京总部+靖江制造”“北京研发+靖江孵化”新模式。更大力度融入央企和头部企业布局,寻求更多合作空间,努力实现优势互补、互利共赢。更大力度导入初创企业、科创团队,深化交流合作,努力实现产创融合、双向赋能。
创新、融合、共赢……与会嘉宾在面对面交流发言环节,结合自身宝贵经验和靖江发展实际,共同探讨产业发展趋势,分享最新科研成果,围绕半导体装备、合成生物、商业航天、人工智能等热门赛道,提出加快未来产业布局、重视需求端应用、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等真知灼见,并畅谈了与靖江在产业项目落地、科技成果转化、平台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构想,为靖江加快布局“456”产业链群献妙计、出实招。与会嘉宾代表还就我市经济部门提出的相关发展课题,现场进行了精准指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。
会上,靖江市委常委、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张劲松,江阴市委常委、靖江市委常委、江阴—靖江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尹志华分别作了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、江阴—靖江工业园区产业推介。
活动现场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,共签约项目23个,其中产学研合作项目4个,总投资20亿元的海工平台装备及特种船舶制造项目、总投资10亿元的泛半导体设备项目等产业类项目19个,涉及高技术船舶、半导体、新能源、大健康、新材料等高端产业领域,这些优质项目将为我市“456”产业链群体系构建注入强劲动力。
会前,申强会见了与会嘉宾代表,感谢嘉宾朋友对靖江发展的关心支持,诚邀他们常到靖江考察指导、交流合作、投资兴业。